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保险资讯 » 正文

    保险行业动态:政策红利释放,助力跨境保险产品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14  浏览次数:1

    在利率下行与政策调整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保险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2.13%,逼近监管现行2.5%的上限阈值,行业预计最早将于三季度迈入“2%时代”。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国家五部门近期联合发文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保险产品创新,为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预定利率逼近历史低点 保险产品加速转型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5年一季度数据,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较上季度下降21个基点至2.13%,与现行监管上限差距扩大至37个基点。若二季度延续下行趋势,预定利率上限或于三季度下调至2.0%-2.25%,成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利率调整直接影响保险产品竞争力。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若预定利率从2.5%降至2.25%,30年期保单现金价值将缩水8%-10%,削弱其与银行理财等竞品的收益优势。对此,头部险企已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太保、平安等公司推出“保底2.0%+浮动分红”的万能险及分红险产品,通过收益共享机制平衡客户与险企风险。

    政策助力跨境保险产品创新 大湾区成试点前沿

    政策红利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明确,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联合开发跨境商业医疗险、年金险及车险产品,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便利化。

    目前,广州南沙已率先试点跨境车险“一单保两地”模式,解决双牌车辆重复投保难题。在医疗险领域,众安保险等机构正探索衔接大湾区医保政策的补充商业险,覆盖跨境诊疗费用直付服务。政策还鼓励引入港澳机构国际经验,如友邦香港与内地险企合作设计跨境养老社区对接的年金产品。

    随着大湾区跨境人口流动规模突破5000万人次/年,市场对高效理赔、健康管理等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行业预计,未来三年跨境保险市场规模或突破200亿元,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跨境数据互通将成为险企竞争关键。

    来源:本网综稿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