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济南报道
5月13日,河南省信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的批前公示》文件,提出全面推行现房销售。该文件提出六项措施,涵盖严控预售许可条件、严格预售资金缴存、规范预售资金使用、严格实行项目开发公司制、合理把握工程进度、准确界定新出让土地等措施,其中严控预售许可条件备受关注。
分析师介绍,信阳市成为今年全国首个落地该模式的城市。
那么,推行全面现房销售,会对房地产行业带来什么影响?5月14日,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购房者而言,可以降低购房风险;而对房企而言,或许较为考验房企资金情况,但长期来看,现房销售能够加快库存的去化,也有利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全国已有超30个省(市)出台相关政策
其实,推行现房销售并不是新鲜事。海南省在2020年3月后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宅均已实行现房销售,至今已落地超5年时间,是首个落实现房销售的省份。
根据中指不完全监测,2022年末以来,全国已有超30个省(市)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政策,如合肥、郑州、长沙等地明确部分项目进行现房销售试点,“湖北荆门是省内唯一现房销售试点城市,今年4月首批试点项目中的一个项目入市,商铺售罄和住宅签约超八成,另一项目竣工在即,认购率近九成。”陈文静介绍。
另外,也有多地出台现房销售配套支持政策,如赣州多区县延长现房销售项目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九江多区县对购买现房销售项目的购房者进行契税补贴,山东多地提高购买现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
信阳市发文推行全面现房销售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信阳发文明确在中心城区新出让地块推行现房销售,也是近期全国首个明确全面落实现房销售的城市。
文中明确按“新老有别”的原则执行,即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仍按老办法申请预售许可;文件印发后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需达到主体封顶方可申报预售许可;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则一律实行现房销售。
“近几年信阳市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土拍市场表现亦偏弱。”陈文静表示,根据中指数据,2025年1-4月,信阳市本级仅成交1宗涉宅用地,处在近年同期低位。同时在较弱的市场表现下,当前信阳市场中已有不少项目实质上处于现房销售的状态。整体来看,信阳近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偏弱,土地成交量低,现房销售政策的推出对于信阳短期市场的影响或相对较小。
另外,信阳此次发文也对项目资金进行明确,指出“严格实行项目开发公司制”,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在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调、挪用项目销售、融资等资金;并强调“严格落实使用自有资金购地”,陈文静分析,这一举措强化了对房企资金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保交房,在当下信阳土地市场成交规模较低的背景下,政策对短期市场的影响亦相对较小。
现房销售将对购房者、房企、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对购房者而言,可以降低购房风险。”陈文静表示,现房销售的项目建筑质量所见即所得,避免了传统期房销售中交房“货不对板”以及烂尾的风险。
对房企而言,现房销售模式下,房企为了吸引购房者,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环节将更加注重品质,从而推动产品品质提升。现房销售更加考验企业的产品力,高产品力、强品牌力的企业未来发展机遇或将更大。
对行业而言,在库存量大的地区试点现房销售,有助于控制供应规模,能够直接改善市场供需结构,加快库存的去化,也有利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另外,现房销售对项目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促进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陈文静分析,推行现房销售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库存量大的城市或区域推进现房销售未来或有更多城市逐渐跟进,但对于部分库存量较小的地区来说,现房销售后短期新增供应将减少,或影响市场供需平衡,这些地方更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精准把控推进节奏和力度,谨慎执行相关政策,同时加快完善适用于现房销售模式的房地产融资制度等,也有助于推动期房销售逐渐向现房销售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