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熊强 李永琴)12月20日,内江召开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会指出,内江处于工业化中期巩固蓄势的关键阶段。作为典型的传统老工业城市,内江深刻认识到,发展工业是推动内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下一步,围绕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内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做大工业”方面,内江将重点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以做大规模、做优质量为目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实施产业提质倍增行动
重点打造“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集群
进一步优化工业主导产业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和主攻领域,重点打造“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集群,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和规模。一是大力发展“页岩气+”产业。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设施、装备制造、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建设,加快建设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全力推进华电白马2×475MW燃气轮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形成1000亿级“页岩气+”产业集群。二是延链发展“钒钛+”产业。持续做大优质钒钛钢铁材料产业,重点推进钒电解液示范生产线、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等17个钒钛产业项目,着力打造1000亿级“钒钛+”产业集群。三是品牌化发展“甜味+”产业。深挖“甜城”文化,构建以“甜果”“甜品”“甜饮”为主体的甜味食品产业体系,突出水果精深加工、休闲食品、功能饮品、特色菜肴等细分产业的链主型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开发具备核心竞争力高端产品,打造具备引领力的甜味食品品牌,重点推进内江蜜饯产业园、中耀食品、重龙白酒等项目,推动形成500亿级“甜味+”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中国甜食之都”。四是配套发展“装备+”产业。坚持“配套成渝、错位发展”功能定位,引导金鸿曲轴、天视车镜等零部件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园、特种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500亿级“装备+”产业集群。五是前瞻发展新兴产业。聚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吸引一批医药配套企业落户内江,推动医药企业进一步做精做细。
实施企业培育倍增行动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以建设“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企业为导向,重点培育在国内技术领先、附加值高的行业龙头企业,梯次培育上市企业,鼓励威玻新材料、金鸿曲轴、中铁隆昌等重点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整合市域内中小企业资源,实现集团化发展。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实施中小微企业“育苗壮干”计划,加大对“小升规”工业企业在项目推进、企业融资、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力争到2030年规模工业企业超1000户。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形成一批专业水平高、特色优势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力争到2030年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120户。
实施园区扩面倍增行动
扩大园区规模、提升发展质效、加强园区配套
扩大园区规模。积极争取国、省级园区扩区调位,深化国土空间编制成果运用,有效拓展中长期园区开发建设范围,力争到2030年全市园区承载能力达到100平方公里。当前重点推动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形成承载能力,尽快落地建设一批重大化工项目。
提升发展质效。强化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结果导向运用,坚持产业园区工业主导产业“一主一辅”“一园一品”发展路径,推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支持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招大引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园区配套。加快推动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强化园区用能、环保、配套服务等重点设施建设,重点聚焦向空中、向地下要土地,加快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力争2030年标准厂房突破300万平米。
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行动
强化招商引资、加强项目谋划、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招商引资。制定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培育图,围绕成渝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通过大力推介引进、项目产业对接,力争招引落地一批有利于增强内江市发展后劲的龙头项目,并围绕龙头项目,在补链、延链、强链方面开展精准招商。
加强项目谋划。围绕资源和比较优势,高起点策划,高水平包装,谋划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市发展具有较大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全市每年储备项目总数不少于100个、总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20个。
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出台专项激励政策措施,明确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金精准有效投资,进一步激活和扩大民间投资,确保工业投资每年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力争到2030年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