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项目 » 城乡建设 » 正文

    江西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31  浏览次数:304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8月31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召开江西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伟通报我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规划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总体实施情况,介绍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省农业农村厅新农村建设处处长徐清华,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徐杰,省农业农村厅新农村建设处副处长吴义勇,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蒋华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副处长徐承(文颖 摄)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充分展示江西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卓越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农业农村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伟先生,新农村建设处处长徐清华先生,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徐杰先生,新农村建设处副处长吴义勇先生,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蒋华军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请刘伟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伟(文颖 摄)

    刘伟: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总体开展情况。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要重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为农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要求。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7年1月,我省出台了《江西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2017—2020年)》,从2017年起,每年整治2万个村组,四年完成8万个村组的整治建设任务。2018年7月,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我省出台《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省提出了“四精”(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工作要求,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美丽宜居试点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乡村篇章。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视察江西,对我省提出了“做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强调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各级党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精心谋划、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致力打造“五美”新乡村。2017年以来,全省累计整治6万个村组,今年2万个村组正在有序推进,广大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变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前列”“拔头筹”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省农村给予了“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高度评价。

    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省农业农村厅,作为牵头统筹部门,这里我们汇总了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重点任务取得的成效:

    一是村容村貌颜值全面提升。大力开展“三清两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村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因村制宜配套“8+4”公共服务设施,扎实开展美丽宜居试点建设,全省村庄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涌现出一大批山清水秀、天蓝地美的生态美丽宜居示范乡村。目前,全省创建19个美丽宜居示范县,在180个乡镇、2219个村庄、20万余个农户庭院开展了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打造了212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宜居示范带。

    二是农村“厕所革命”步伐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据省卫健委统计,全省28个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64%(其中14个一类县超过90%),55个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72%(其中51个二类县超过85%),76个县提前完成农村改厕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其中一类县14个、二类县51个、三类县11个);建有无害化乡村公厕2.1万座,集中居住1000人以上村庄实现卫生公厕全覆盖。

    三是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显著。目前,据省住建厅统计,全省99.56%的行政村、99.37%的自然村组纳入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成整治510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占总数的96.9%;68个县实现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涉农县区第三方治理覆盖率达到69.1%。

    四是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赣州市全域18个县(市、区)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试点,带动全省其他地区推进县域规划编制。九江市制定出台全省首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地方标准,建成污水深度处理村庄730个。吉安市筹措180亿元,今后五年在全市21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约1万个自然村庄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乐平市等9个试点县(市)率先开展整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据省生态环境厅统计,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污水设施3986座。

    五是村庄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全面完成了全省1.7万个行政村的基础调查和15.8万个自然村的村庄分类工作,确定了集聚提升类村庄11.8万个、城郊融合类1.5万个、特色保护类8382个、搬迁撤并类1万个以及暂时看不准的7150个。完成了“1+50”个省级村庄、130个市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目前正在深入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六是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出台“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及监督实施指导意见,明确“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经费、定考核奖惩”的长效管护要求,采取硬核举措,抓好政策落实,初步取得了“五个更”的成效(新农村建设成果更巩固、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持久、干群关系更融洽、乡村治理体系更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更体现持久美)。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各级各部门的真抓实干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政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有力。省级层面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任第一副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相应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级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属地主体责任,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全省上下形成五级书记抓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格局。

    二是各级部门真抓实干,联动推进有力。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足制度顶层设计,制定出台1+8系列政策文件,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统筹各部门齐抓共管各项工作。省直有关单位分工不分家,认真履行职能职责,主抓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各级部门按照省里要求,强化具体工作举措,狠抓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合理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是各级财政真金白银,投入保障有力。2017年以来省财政每年拿出30亿元,市县财政相应筹措30亿元,用于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规划。2019年以来,省财政又拿出3亿元,用于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和美丽宜居试点县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中央财政农村“厕所革命”奖补、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约12.7亿元。同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省级财政安排奖补资金2.5亿元,各市、县按照年人均不少于55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各地以县为平台,大力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金、动员农民投资投劳、鼓励社会捐赠,多渠道集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构建起了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投入机制。

    四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众发动有力。各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载体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捐资捐赠,主动投工投劳,截止目前,在村庄清洁行动中动员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126.7万人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清洁农户、门前“三包”、卫生“红黑榜”等评比活动,探索建立垃圾积分兑换银行等机制,促进了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挥“一约两会”作用,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在村庄普遍成立村民理事会,县乡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通过促进会运作和新乡贤带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今年是“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坚持按照既定部署,抓住接下来4个月的时间,铆足干劲、积极作为、全力冲刺,完成今年2万个村组整治建设任务,实现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目标治理率,确保四年行动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向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向广大农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为我省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成色支撑。

    明年我省“三农”工作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提前谋划“十四五”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抓好“三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和“五工程”(村庄整治全面覆盖工程、村容村貌提档升级工程、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工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程、引导盘活农闲房和宅基地发展民宿经济工程),为我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谢谢大家!

    徐承:谢谢刘伟副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江西五套记者(文颖 摄)

    江西五套记者:“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是全省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请问这项工作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省农业农村厅新农村建设处处长徐清华(文颖 摄)

    徐清华: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是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工作实施上,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为农民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一是严格按照规划扎实推进。我省始终将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严格要求各地对标对表四年行动规划要求,认真编制本地县域村镇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规划,引导各地按照规划要求高质量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二是突出建设“七改三网”设施。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前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在全省一般自然村组有序开展以“七改三网”为重点工作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和电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务。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发展潜力较大的、人口相对集中的、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短板比较突出的中心村,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务项目,主要是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有需求的还配置小学、幼儿园、金融网点和公交站,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四是大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脏乱差”问题,大力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的“三清两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干部群众对农村存量垃圾、污水塘沟、废弃杂物等进行全面大扫除,推动村庄保持干净、整洁。

    江南都市报记者(文颖 摄)

    江南都市报记者:刚刚刘厅长通报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请问省农业农村厅作为牵头统筹部门,是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

    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徐杰(文颖 摄)

    徐杰: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基础工程和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民心工程,积极履行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抓总职责,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理思路、出政策。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刘奇书记、易炼红省长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理清了思路、把准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牵头制定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8”政策文件,为扎实推进整治工作搭建好了“四梁八柱”。

    二是建机制、抓统筹。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综合协调、组织推动、检查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完善了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定期调度、信息报送、督导评估、问责激励等机制,硬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是县分类、村分档。积极发挥建设主力军作用,组织各市、县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并按照三类地区的不同标准,对各项重点任务提出了目标要求。按照干净整洁、提质升级、美丽宜居三个档,分档整治村庄环境,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四是抓重点、攻难点。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努力补齐厕所革命这块影响百姓生活品质的最大短板。积极探索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成了一批高质量、可持续的美丽宜居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不是单靠哪一级、哪一家单打独斗能干得了的,我厅在工作中坚持牵头不包办,注重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主抓推进职能,不断压实各级责任,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持续推动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江西网络台记者(文颖 摄)

    江西网络台记者:建管同步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持久美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盼望,请问我省在村庄建后管护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农业农村厅新农村建设处副处长吴义勇(文颖 摄)

    吴义勇:美丽宜居乡村“三分建、七分管”。针对各地比较普遍的“重建轻管”现象,为持续维护好新村新貌,使美丽村庄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我省主要采取“六个一”的硬核举措,推动建立常态化、硬约束的“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主要措施是“五个一”:

    召开一次大会部署。2019年7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组织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到东乡区、金溪县、资溪县学习参观长效管护试点经验,易炼红省长亲自动员部署长效管护工作。

    印发一份文件。2019年7月,我省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并监督实施的指导意见》,明确“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经费、定考核奖惩”的“五定包干”总要求,以及村庄基本实现卫生洁化、沟塘净化、环境美化、道路畅通化、设施完好化、整建有序化的“六化”总目标。

    安排一笔经费。按照每个行政村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财政经费投入标准筹措管护资金。2019年和2020年,省级共拨付管护补助资金2.74亿元,市县乡三级财政两年投入将达14亿元。

    搭建一个平台。在全国率先搭建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进一步畅通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渠道,提升“三农”服务效能。通过搭载平台,使美丽乡村建设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探索一条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探索一批模式。通过探索实践,我省各涉农县已普遍建立符合农村实际、运行持久有效的长效管护模式。如,武宁等县区的探索的“多员合一”行政推动模式,东乡等县区探索的“1+N”市场化运维模式。

    建立一套监管考核办法。我省把长效管护作为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今年初,省里对94个涉农县2019年度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进行了考核。此外,市、县、乡三级也普遍建立长效管护定期与不定期督查机制,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列为农村工作督查、巡查重点,将督查结果与拨付管护经费、发放管护人员工资相挂钩。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文颖 摄)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为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去年,江西省率先搭建了农村人居环境“码上通”平台,请问这个平台有什么功能特点?目前运行效果如何?

    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副处长蒋华军(文颖 摄)

    蒋华军:为解决村庄环境“重建轻管”问题,2019年11月,我省在全国率先搭建省、市、县三级统一监管平台——江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码上通”平台,让群众参与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做法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得到国务院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动乡村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我省在原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功能,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该平台融合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集“投诉、整改、反馈、监督、便捷”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随手拍、随时报、“码”上办的特点。群众通过扫描平台二维码,无需下载APP,直接登录,通过图片、语音、文字及电话等方式,随时随地上报问题。问题上报成功后,县级管理员实时在线受理,如逾期未完成受理,系统将逐级上报,由省、市管理员对县级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并将受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同时,省级可以通过后台汇总分析数据,既为基层减负,又为决策提供参考,实现精准施策。通过该平台,可以精准高效回应群众诉求,实现群众意愿与政府施政的高度一致,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出乡村善治之路。

    目前,省级平台已将首批1.3万个一类村庄纳入监管,共收到问题724条,受理率达100%。下步我们将在全省各市、县推广建设,全面织就省、市、县三级长效管护监督网络,常态化监管所有宜居村组的管护工作。

    央广网记者(文颖 摄)

    央广网记者: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请问我省从哪些方面来调动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

    刘伟:群众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既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注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效防止“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现象发生。

    一是注重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通过宣传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任务、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转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将政策措施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注重机制完善。逐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议事日等民主治理机制,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力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商议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充分尊重并实现农民群众的合理意愿。

    三是注重平台搭建。依托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和村民理事会的“两会”平台,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全省已有96个县、508个乡镇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发展各类新乡贤会员1.4万人,筹措资金12亿元以上。目前,全省首届“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乡贤”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促进会评选活动正有序开展,我相信,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必将吸引更多的新乡贤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徐承: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工程项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项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