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已成为当前房地产领域的热词。“好房子”到底长啥样?建筑大省江苏如何引领这场居住品质升级变革?今天(3月31日),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从江苏省住建厅获悉,2025年被界定为“住宅品质提升年”,计划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大力推进改善型住宅建设,让老百姓住得更加安心、放心、省心、舒心。
“好房子”有何标准?
在全国率先发布的系统性文件——《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为“好房子”画了个像:科学设计+优质材料+精细施工+严格监管+科技创新。其中一项“建筑层高不低于3.1米,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层高不低于3.15米”广受关注。过去的标准是普通住宅不应低于2.8米,再加上后期地板、吊顶等装修,空间更显局促。调高层高,有助于住宅通风、采光,也便于安装新风系统、地暖等设备,让居住更舒适。
再比如,在公共空间、结构安全,室内采光、通风、控噪等环境上,江苏对“好房子”都有新的、更高的底线标准。在公共服务功能方面,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生活需求,提出补齐居家养老、老年活动、医疗健康、托育服务、儿童活动等设施;在宜居生活场景上,鼓励阳台面积加大,增加屋顶绿化、空中花园、墙面垂直绿化等多种绿化方式,户内设置智慧家居系统,包括配置智能场景面板、智能门锁和紧急求助报警装置等。
“好房子”,何时能住上?
眼下,江苏13市共上报在建改善型住宅项目208个。新面世的一些改善型住房项目,增加了封闭或开敞阳台,部分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套内面积比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设置挑空空间;小区入口、入户大堂或沿街、街角首层配建邻里共享公共空间等。这些项目一经面世,就受到了百姓的欢迎,省住建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8个在建改善型住宅项目首次开盘去化率普遍超8成。“好房子”才好卖,已成为共识。
严格建。今年江苏将深入实施“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行精细设计、实施精益建造、加强质量保修、提升创新能力等9项重点工作,聚焦住宅工程质量易发问题防治、外墙保温工程质量管理等5大影响住宅工程品质的潜在风险,强化行业监管、压实主体责任,实现新建改善型住宅工程“渗、漏、鼓、裂、堵”以及隔音差、厨卫异味等质量问题有效解决。引入“透明工厂”理念,推行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建设单位将钢筋、预拌混凝土、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等的生产单位、品牌、规格和进场验收结论以及装修材料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级、产地等信息全公开,让“好房子”经得起“晒”。
强化管。“好房子”不但要求工程建设品质好,后期的物业服务也要跟上,今年江苏还将大力推进“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具体来说,首先要杜绝“糊涂账”,全面公开物业收费信息、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等;其次要畅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绿色通道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综合施策、系统推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加快改。在将新房子建造成“好房子”的同时,江苏也在推进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将纳入改造范围,从环境、楼道、外立面改造向室内品质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等方面延伸。目前,江苏正大力推进集成化设计、工业化建造方式,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户型设计、增大厨卫空间等途径实现居住品质提升。比如厨房,传统装修可能需要个把月时间,而装配化装修1-2天即可完成。
记者丨尹美又
2025年3月31日《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