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项目 » 旅游休闲 » 正文

    陕西省岐山县,因山有两枝得名,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1  浏览次数:413

    岐山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总面积855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有“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中国千年古县”的美誉,荣获“第20届亚洲旅游业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县”等殊荣。

    一、历史沿革

    1、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于东北部今京当乡周城镇设周城县,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移治今眉县境,次年于今岐阳村置三龙县。

    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三龙县移治岐山南,改为岐山县,属岐州。大业九年(613年)移于今县东北。唐武德元年(618年)移治于今县东北岐阳村附近,七年又移治今县东南龙尾城(今故郡)。贞观七年(633年)分岐山、扶风二县地于今县东北岐阳村设岐阳县,八年岐山县移治今址。

    3、元和二年(807年)省岐阳县入岐山、扶风两县,岐山县属凤翔府。此后,历五代、宋、金、元、明、清未改。1913年属陕西省。

    4、1949年属宝鸡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9月属省。1958年11月省入凤翔县。1961年复设,属宝鸡专区。1969年属宝鸡地区。1971年10月属宝鸡市。

    二、地名来历

    《寰宇通志》:岐山在县东北,“山有两岐(两枝的意思),故名”

    三、风景名胜

    1、周原遗址。周原是周室发祥之地,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周原遗址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宝博大精探。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周公庙。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岐山县城西北六千米处的凤凰山南麓,始建于唐代,并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景区内亭、台、楼、阁交相辉映,自然景观山环水贯,是关中西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风景名胜区。

    3、五丈原诸葛亮庙。位于岐山县五丈原,景区内布局严谨,碑石林立,匾额板对盈门,全出于历代名家之手,有九龙山、壑落城、古道十三盘、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等三国古遗迹。

    4、宋太平塔。在岐山县实验小学内,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八层,通高28.2米。

    5、崛山森林公园。位于岐山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北部深山区,有慧时寺、法华寺、增寿寺、海莲寺、白雀寺、普济寺、朝佛殿、丫环沟、妙善公主舍身崖和梳妆楼等。

     
     
    [ 工程项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项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