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项目 » 水利水电 » 正文

    中国经济网:水利部:建设改造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1  浏览次数:81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8日讯(记者魏金金)大中型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战场。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水利部高度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持续推进,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水利根基。下一步,水利部还将进一步谋划,建设改造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在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方面,目前有哪些进展?陈明忠从以下三方面作了介绍: 第一,持续完善灌排体系,有效增加灌溉面积。水利部连续二三十年持续推进灌区建设和改造,“十四五”期间,安排中央资金达2000亿元,对2500多处大中型灌区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造,不断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较十年前增加了8700多万亩,总体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这些灌溉面积上生产了我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 第二,大力推动农业节水灌溉,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2%。水利部坚持节水优先,以水定地,强化取水许可,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大力推动灌区节水改造。推动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到2023年底,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6,年节水能力比10年前提高约300亿立方米。 第三,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提升管理效能。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牛鼻子,创新灌区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门联合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前全国改革面积达9亿多亩。水利部在改革的基础上深入推进,特别是通过改革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2023年启动21个试点,今年启动第二批试点,对不同类型的灌区提出不同的政策供给体系,通过两手发力来落实资金,除了中央资金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一些债券、银行信贷来投资,用于灌区现代化建设。同时,水利部选择49个灌区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通过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灌溉更加精准、高效,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 微信 朋友圈 0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同花顺观点。同花顺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如有出入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如有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花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举报
     
     
    [ 工程项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项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