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项目 » 城乡建设 » 正文

    宣城市宣州区:项目建设再提速 乡村振兴添动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7  浏览次数:22
    央广网宣城9月27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张琪琪)今年以来,宣城市宣州区紧盯乡村振兴五大示范片区大会战目标,整合各项资源、优化协调服务,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书写着富民“大文章”。 综合种养 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走进位于宣州区狸桥镇宝塔村的稻渔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满目金色,阵阵稻香,河虾不时在稻田中穿梭腾起,螃蟹挥舞着钳子爬来爬去。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轰鸣声,不远处,几台水稻收割机正马力全开在田地里驰骋,一茬茬饱满的稻穗不断被收入“囊中”,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 “我一共种了300亩水稻,现在进入了收割期。由于有些田块面积较小,大型收割机很难进场,而人工收割则难度大、效率低,所以这次我们采用大、小型收割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割。”项目承租方龚银锁介绍道,“小型收割机相对于大型收割机而言,比较便捷,特别适合像水阳和狸桥这些螃蟹塘口、小型塘口,进场方便还不容易陷进泥里。” 据了解,该基地为狸桥镇宝塔村稻渔综合种养农田改造项目,今年7月中旬项目改造完成后,龚银锁便承租该项目中的334亩土地进行稻渔综合种养。购买虾蟹苗、做好进排水、投放饲料……龚银锁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在他的努力下,该基地渐渐有了如今“稻在水中长、虾蟹稻下游”的生动画面。虾蟹在稻田里活动,不仅可以为稻田除草、松土,排泄物也是稻子的天然肥料,同时,水稻可以为虾蟹提供栖息地,两者互依互补,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绿色农业健康发展。 有了赚头,农户才有奔头,产业才能发展。谈起稻渔综合种养带来的收益,龚银锁信心满满地算了一笔经济账:“300亩水稻预计能产生 1300到1400斤湿稻谷,大概能有40万的收益。此外,我还撒了3000斤虾苗和1000多斤蟹苗,目前正在生长期,正常情况下,到九、十月销售期,产量翻个十倍不成问题。” 生态养殖 点亮村民致富新希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基、群众致富之源,项目建设更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走进宣州区洪林镇地方优质鸡父母代种鸡养殖场新建项目现场,只见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挖掘机挥舞着“臂膀”平整土地,一旁的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作业。经过数天的削高填低,曾经凸凹不平的土地已然不见,如今放眼望去,土地平整、地势开阔。 “我们这个项目是在今年七月份开工的,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平整,下一步将进行基础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500多万元,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完工。”项目负责人朱小丽说道。 据了解,该项目是由安徽华栋山中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洪林镇政府合作的乡村振兴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9亩,计划建设内容包括6幢产蛋鸡舍、2幢育雏鸡舍、饲料库、中央蛋库以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建成后预计可容纳21万只成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此外,该项目将整体引进智能化养殖设备,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完工后,可以满足20万套父母代种鸡养殖场的生产体系需要,年出栏鸡苗大概有3000万只,能带动几百户农户从事优质鸡养殖,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朱小丽表示。 据悉,1-8月,宣州区乡村振兴五大示范片区大会战计划开工项目11个,计划竣工项目3个,持续推进项目1个,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项目9个、建成竣工项目6个,完成投资1.6亿元。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大会战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在建项目如期完成,为‘追赶江浙、争先江淮’贡献我们农业力量。”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挂职)张冬冬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工程项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项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