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
安徽各地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开展山区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普查摸底,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农饮水工程、小型泵站等项目改建、新建,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期盼加快工程项目的建设,使我们早一天用上更干净的水......
这两天,省县两级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位于大别山深处的青天乡老鸭村,就加快饮水点建设,跟村民们进行细致沟通。老鸭村是岳西县最偏远的村之一,虽然自来水普及率已实现了100%,但主要是以山涧水为水源的“蓄水池”,水质水量都不稳定。
安徽水利厅农饮总站 工程师 杨益
主要是“水大则浑、水小则枯”的问题,通过我们制定方案,从水压水量、供水保障力,还有运用方便程度四个方面来提高供水保障力。
按照工作安排,今年元月中旬,省水利厅就派出技术人员,联合县区水利部门,对全省5市26个山区县(市、区)饮水安全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出全省共有20多万山区农村人口,存在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去年年底,老鸭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率先启动。
安徽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 副处长 乔栋梁
目前我们所在的这个叫铁炉冲供水点,经过充分地勘察,这里面的水源水质水量,包括长期的流量,是满足要求的,这个供水点建成以后,可以满足三个村民组200人的供水保障。
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 党支部书记 熊寿青
规划了5个供水站点,实现了全村居民全覆盖,特别是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知道这一消息后,真是奔走相告,就说共产党真好啊!
除了让山区农村群众用上更好水,安徽各地还围绕查漏补缺、提档升级,对排灌站、沟渠、涵闸等可能存在短板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普查,并提出改造提升方案。六安市叶集区就在普查的基础上规划实施了长岗、看花楼、林店等3个小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可提升近5万亩农田灌溉条件。
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长岗村 村民 余传悦
各级政府为群众办实事,更新改造了电站,我们群众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得到了保障。
六安市叶集区水利局 局长 万汉亿
同时我们也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渠系,进行系统地改造,大幅地提升农业灌溉的保障能力。
目前,全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省、市、县(区)水利、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将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具体建设需求,改善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振兴提升有力支撑。
原标题:《补齐水利短板 办好民生实事》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