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保险资讯 » 正文

    拿保单变更当幌子引客 卖保险的为何专盯老年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1  浏览次数:112
      看懂保险合同留意这6点   保险合同页数繁多、文字晦涩难懂,不光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看到保单都会感到头疼。购买保险时,哪些内容是必须要留意的?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史素英也为投保人划出了重点。   ①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尤其是加黑条款。购买保险产品,不能仅听业务员的口头介绍,一切内容要以合同条款为准。投保时要阅读全文,尤其是那些加粗加黑条款,对保险责任、保险期间、责任免除、赔偿限额、缴费期限及金额、减保及退保等核心条款、特别约定条款尤其要仔细阅读。   ②年限、收益算明白再买。有些理财类保险,根据不同年限附有现金价值的演算,切记要算明白,符合自己预期再购买。对自己不理解的、销售人员的陈述与合同约定明显不一致的内容,要主动询问清楚,并注意留存证据,以备后续维权举证。   ③勾选答案、签字确认要谨慎。签署投保单、投保提示书等书面文件时,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处签名及勾选,切忌听从销售人员“指示”违背真实意愿填写,对于空白文件尤其要注意。   ④如实“双录”不“表演”。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向60周岁(含)以上年龄的投保人销售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产品等,要对销售过程关键环节以现场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予以记录。“双录”能够实现过程可回溯,有利于规范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因此,60周岁以上的投保人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配合销售人员进行规范“双录”、如实作答,有疑问积极主动询问,不要配合销售人员进行“表演”。   ⑤售后回访认真作答。合同订立后,保险公司通常会进行回访。实践中,一些投保人往往忽视甚至不愿意配合回访。其实,通过回访投保人可以更好了解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运用得当能够有效避免信息错误、退保损失等产生的纠纷。在接到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时,投保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作答,一旦产生纠纷,这些回答都将成为证据。   ⑥充分利用“犹豫期”。投保人购买保险后,应充分利用犹豫期了解保险合同内容,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柜面咨询不清楚的保险条款,老人要多与家人沟通。一旦发现不符合投保预期,尽早在犹豫期内与保险公司解除合同。但要注意,并非所有保险产品都有犹豫期,是否设置犹豫期及犹豫期的天数还要看合同条款约定。 本报记者 张蕾   来源:北京晚报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