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举国瞩目的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百强》名单中,湖南省共有6家园区上榜,其中宁乡经开区凭借其卓越的表现,位列第62位,较上年再进3位。连续5年上榜,排名逐年攀升,这是宁乡“工业强市”再展雄风的又一力证。
宁乡,曾经闻名遐迩的农业大县,如今鼎鼎有名的工业强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工业强市进程中,戮力同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为促进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
先进制造的典范
宁乡,作为全国第四个同时拥有“高新区”和“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园区的县级市,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成为先进制造的典范。
为了发展经济,宁乡在招商引资中,不拘一格地“策划式”招商,不遗余力地提供“股东式”服务。早在2007年引进邦普循环开始,宁乡将产业升级的靶心锁定在先进储能材料领域,汇聚中材锂膜、巴斯夫杉杉、中科星城石墨等60多家企业,串联起国内最为完整的先进储能产业链,其规模居全国区县市第二位,还诞生了中伟新能源、邦普循环、弗迪电池3家百亿级企业。
宁乡坚持深耕主赛道,抢先布局新赛道,注重构建能与上下游互相配套的、有较大市场规模的产业链体系,释放产业集聚能力。以三一重工、星邦智能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带动聚集了160多家配套企业,涌现了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增至23家。“链式思维”催动产业聚变,“链主”领舞激发更多潜能,“三链两群”成为宁乡的最大底气。
用超前眼光谋产业,用链式思维抓项目,正是宁乡“制胜”的关键。目前,宁乡共引进和培育企业622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3家、高新技术企业210家、本土上市企业3家、50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多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随着大项目纷至沓来,宁乡在最近5年内净增5家产值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成为全国百强县中的“唯一”,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科技创新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支持企业创新,宁乡实施“科创桥”计划,围绕各产业链群在全国科研院所和高校中寻找科研团队,对接创新资源,并在创新平台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在两个园区内设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洞悉“风口”的宁乡,紧跟技术变革趋势,发展壮大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今年3月,总投资10亿元的氢璞创能与宁乡签约,将建成全国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位于宁乡高新区的长沙弗迪电池工厂内4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每6秒下线一片电池,创造了该行业的奇迹;中伟集团全球科创中心落户宁乡,有望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功能材料研发试制、先期量产验证基地;在大型工业储能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万吨量产线正在湖南钠邦新能源启动建设。在宁乡,还有研发高空作业平台的湖南星邦智能装备,填补国内空白的万鑫精工等许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宁乡瞄准生命科学这片“蓝海”,发展出楚天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3秒便能在无菌条件下完成一系列动作的吹灌封(BFS)一体机,每分钟转速达4万转的超高速冷冻离心机,每天可检测40万支疫苗的预充式注射器机器人检测系统,用于细胞培养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等全国首创的高端设备陆续从楚天科技研发生产。
优越的营商环境
除了科技创新,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众多企业近悦远来。没有区位优势,就在服务上下功夫;没有政策倾斜,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宁乡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流程,并为此专门出台“25条”,打破“官本位”思想,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股东”思维,与企业平等互惠、合作共赢,从资金、人才、市场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今年1-6月,园区新签约项目53个,新注册“三类500强”企业2家。总投资100亿元的海信综合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纳米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生产基地相继落户宁乡。6月14日,松井全球研发中心在宁乡正式启用。500强企业中国黄金集团投资建设中金辐照项目,填补省内高端辐照配套服务空白。这些行业巨头之所以纷纷入驻宁乡,都是看好这里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股东”式服务。
宁乡,始终将目光看向远方,全面深化改革,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持续抓项目、强产业、优结构,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在全球先进制造业舞台上展现更佳风采。
(作者系宁乡市委网信办特约评论员)